9月7日下午,由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中共廈門市委政法委員會與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海絲中央法務區論壇在廈門佰翔五通酒店隆重開幕。作為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重要配套活動,本屆論壇以“法治護航、行穩致遠——共譜海絲法治建設新篇章”為主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應邀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科技賦能安全,法治護航隱私——視頻智能感知與數據保護的技術與實踐》的主旨演講。
一、技術賦能法治建設
鄧中翰在演講中指出,法治建設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具有戰略地位。論壇不僅為全球法治合作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更面向國內企業出海過程中遇到的“水土不服”和“合規風險”等問題,通過搭建平臺、分享經驗,助力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提升軟實力。
作為“海絲安防數據安全產業聯盟”首席科學家,鄧中翰重點闡述了視頻數據安全與智能隱私保護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他談到,中國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視頻智能聯網系統功不可沒
二、AI與密碼的融合
鄧中翰介紹了基于“人工智能加密碼保護”的視頻數據安全和智能隱私保護技術。該技術在攝像頭上對視頻數據進行信源加密和簽名,確保視頻數據在傳輸、存儲和轉發全過程的安全。
通過對每一幀視頻圖像的數字簽名,可實現防篡改、防偽造和數據溯源、確權等功能,有效規避人工智能視頻生成技術帶來的安全和法律挑戰。
三、多領域解決方案落地
鄧中翰提出,在兩項底層關鍵技術的基礎上,“海絲安防數據安全產業聯盟”的20多家成員單位已研發了數百款產品,形成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社區服務、智能駕駛、國土監測和樓宇自控等十多個領域的解決方案,并在國內大規模應用部署。
在公共安全領域,通過引入視頻數據安全和智能隱私保護技術,不僅有效防止了敏感視頻數據泄露,還為政府部門視頻數據共享和資源化應用提供了安全可信的解決方案。
在交通管理領域,網約車等運營車輛的行車記錄儀采用這些技術,既保障了視頻數據在移動互聯網上傳輸的安全,又有效避免了侵犯乘客、駕駛員、路人和其他車輛隱私的風險。
四、助力一帶一路發展倡議
基于此,院士提出了如下建議和倡議:首先是以視頻數據安全和智能隱私保護技術的應用推廣為抓手,加大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和《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視頻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力度,以技術創新推進法治建設。其次是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探索應用視頻數據安全和智能隱私保護技術實現視頻數據跨境交換和流通的創新模式,逐步建立起基于技術保障的跨國“數字共享”機制,滿足司法和安全保障等各個領域的應用需要。
“海絲安防數據安全產業聯盟”各個成員單位愿意與社會各界開展廣泛交流合作,共享技術和發展成果,為深入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作為海絲安防數據安全產業聯盟副主席單位,中星微技術亮相國際警安法務科技展區暨“出海”法商服務展區,現場展示了各智能前端產品和視頻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等視頻智聯感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