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主題為“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隆重開幕,“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應邀參加了峰會開幕式。為數字中國建設和福建數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鄧中翰院士峰會期間參加了人工智能與數字要素產業生態大會、“院士專家行”(論壇)及院士成果展等系列活動,分享了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重大意義,展示了“星光中國芯工程”團隊依托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視頻感知國家標準體系,打造信源安全視頻物聯網數據保護體系,拓展視頻物聯感知可信多模態視覺生態,推動新質生產力安全底座高質量發展的最新科技成果。
在“院士專家行”(論壇)中,鄧中翰院士在“高峰對話”環節與其他幾位院士、專家圍繞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從視頻感知領域的角度暢談了人工智能賦能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提出數據資源化向數據資產化的轉變還存在較大空間,各行業的“大模型+”創新將釋放新質生產力,推動全行業發展。
在峰會院士成果展中,鄧中翰院士領銜的“星光中國芯工程”團隊基于星光智能系列芯片和信源安全技術,重點展示了信源安全的視頻物聯感知可信多模態視覺生態合作產品,如應用于符合國密測評物理和環境安全要求的安全門禁系統,應用于公共安全的雙目4百萬像素高清目標全結構化攝像機,應用于石化行業的4百萬像素高清防爆云臺攝像機,應用于公共安全等領域的單兵執法記錄儀,應用于智慧水利/農業的4G太陽能攝像機,應用于車聯網的國標行駛記錄儀,應用于金融機具的雙目活體檢測模組等,向峰會嘉賓及觀眾直觀展示了自主創新前沿科技賦能千行百業產業發展的系列成果。
在人工智能與數字要素產業生態大會上,鄧中翰院士發表了“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價值的釋放”的主題演講,他指出,數據將成為大模型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建議加大公共數據供給和開放力度,培養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以多維數據采集、數據算力中心、數據安全體系、數據交易平臺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和數據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數據要素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